作者简介
葛明,男,成都十七中老三届初67级学生,1968年入伍,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战士,1971年退伍到成都南光机器厂工作,1973年到东北大学读书,后回厂从事真空技术,是中国第一台大型分子泵的设计者。为中国真空事业工作50年。
葛明/铁道兵经历之:在倮果隧道差点成了烈士
我已退伍51年了,但铁道兵的情缘却像一根无形的绳索一直牵挂在我心上。
2018年10月,我自驾几百公里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攀枝花倮果,凭着记忆的方位,开车到了雅砻江大桥,刚左转到二滩大道就看到我魂牵梦绕的倮果隧道了。
站在铁路桥下,抬头望去,倮果隧道那黑黑的洞口很安静,铁路桥正对面山坡上曾经的连队营房已是残垣断壁,铁路大桥默默地跨在雅砻江上任江水不停地冲洗着她的身影。可我的眼前却浮现着铁道兵战士们在隧道挥汗的场面,我的耳边还响着铁锹镐头撞击岩石的声响,怎能忘啊,我就是在这个倮果隧道里差点成了烈士。
那是1969年,我们二十三团宣传队到十二连劳动锻炼,十二连的营房就在倮果隧道对面的山坡上,我们每天都到倮果隧道内施工。
那时开凿隧道可没有盾构机,所用的方法就是打眼放炮,用气动风枪在岩壁上打好几排孔,填炸药,引爆炸药将岩石炸碎裂,然后将炸下来的碎石运出,如此循环掘进。
由于隧道断面高,当时是分三层开凿,先开凿上坑道及下坑道,待上坑道完成拱顶混凝土浇筑后再将中间那层岩石炸下来。
我记得当时团里出过一件事:一次中层岩石塌方,将几名战士埋在乱石下,连队战士们赶紧抢救,其中一名被埋的战士正好在两块相互卡住的巨石下,当战友们要救他时他说:“我没事,快救其他人。”
团里大力宣扬他,我们宣传队还把他的英雄事迹搬到了舞台上。现在想一想,除了敬佩他的勇敢也要感叹他的运气,而这运气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
我还听说过一件事:一次进隧道施工,班长发现刚入伍的新兵因害怕没进隧道,就让副班长去带他,副班长出隧道找到新兵,鼓励一番后就带着新兵进洞,正走着,一块松动的岩石从洞顶落下,不偏不倚地砸在副班长头上,安全帽也没能护住他的生命,副班长就这样牺牲了。据说他是安徽兵。唉,可惜了。
我们参加劳动的那段时间倮果隧道已进入混凝土浇筑边墙的阶段,所谓浇筑边墙就是先将木制模板安装在洞壁岩石边,然后将人工搅拌好的水泥倒入模板与岩壁的夹缝间,待其凝固后拆除模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养护。
一天,在隧道里搬运模板,我和一个战友抬着一块模板正走着,突然感到一个尖锐的东西扎着我的脚了,大惊之下叫了一声丢掉了模板,战友赶紧跑过来,只见一枚大钉子穿过我的解放胶鞋还冒出鞋面好几厘米,哇!脚被扎穿了,咋不疼呢?仔细一看,那钉子居然是从我脚的大趾和二趾之间的缝中穿过来的,所以扎穿了鞋却没伤了脚,我还真是有点运气。
为了干点有气势的工作,我主动加入了混凝土搅拌的队伍。那时混凝土搅拌机都少见,基本上是人工搅拌。人工搅拌的过程是先将水泥、砂、碎石按照比例铺在钢板上,铺成长槽状,将适量的水倒在槽中,然后四人在槽两边站开,用平头小铁锹相对而铲,边铲边前进,到头再回头重复操作直至混凝土搅拌均匀。
边墙的混凝土浇筑是从下而上进行的,当要浇筑上边墙时就要在搭起的排架上完成上述工作。
这一天,我们登上大约3米高的排架,我和李明亮相对,铁锹贴着钢板发出了美妙的“嚓嚓”声,看着一盘盘搅拌好的混凝土被推进模板后的夹缝,觉得挺有成就感。
又开始搅拌一盘了,只见铁锹熟练的飞扬,四人完美的配合,搅拌完成了。此时我们搅拌手要让开以便铺待搅拌的新水泥,于是我就朝后退去。
也许干得太投入,完全忘了自己正站在高出地面近3米的小平台上,后退的脚突然踏空了,那平台没有栏杆,我摔下去时无意识地把小铁锹丢了出去(李明亮后来说他看到一把铁锹飞起,转头看我没了),在空中的那一瞬间我希望是梦(据说梦中摔落是人长高),但身体摔到岩石的地面上发出的剧痛告诉我这是真实的。
战友们赶紧跑来救我,我强忍着痛,心里反复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经团卫生队检查是左手尺桡骨远端骨折,这可是我付出的最小的牺牲啊!
如果我没有神使鬼差地伸出左手而是头着地,如果我摔到近在咫尺的大石上,那我很可能就登上烈士榜了。想起体操运动员桑兰,想起因安装电灯从高凳子上摔下去世的战友,我真是幸运的。
2018年10月重回倮果后我写了一首诗:
回倮果(铁道兵五师23团驻地)2018.10.7
一别竟隔半世纪,今日终于再相见,倮果隧道巍然立,可曾记得一少年。
五十年前未十七,参军修建成昆线,曾经开过装渣机,曾在弄弄坪架线。
宣传队到十二连,倮果隧道得锻炼,没有机械全靠手,水泥边墙人工拌。
搅拌台架高九尺,一脚踏空人翻转,记得空中一瞬时,闪念此刻在梦间。
扑通一声落到地,身已摔在巨石边,剧痛顿感不是梦,万幸折臂避命险。
“不怕牺牲”不叫痛,一心为国做贡献 ,成昆铁路通车庆,自豪为此流过汗。
远看“渡口”百厦立,近观高铁山间穿,今日少年十七岁,可知我辈有当年?
人人追求享乐时,勿忘烈士驻陵园 ,青山铭记铁道兵,流水永唱成昆线。
(照片选自网上)
投稿须知:
本公众号发表作品一律署作者真实姓名,投稿时请使用作者真实姓名,并附上作者简介。
本公众号欢迎作者本人的原创稿、首发稿。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本公众号原则上不转载,特殊稿件除外。
投稿另一方法:
不会使用邮箱投稿的朋友,也可采用加微信朋友 sun 896812647 后,用手机写作发出 , 有疑问均可在微信中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