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大早李增荣就来到了抽水站,检查这个抽水站的各部件是否正常,虽然今天不是居委会规定的抽水日,他本可以在家偷个懒不用到抽水站,可他已经习惯了,几十年他也跟化鱼社区栽的每一棵小菜连在了一起,这些小菜能否正常浇上水,是他每天都记挂着的。他负责的这个抽水站主要负责宜良县化鱼社区上同片区和下同片区的农业生产用水。这样的抽水站全社区还有4个,主要是东河片区、娃娃坟片区、杨家箐片区、许家营联合抽水站片区。
李增荣所在的宜良县狗街镇化鱼社区,坐落于南盘江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土壤肥沃,盛产各类适销蔬菜,这几年靠着各种蔬菜的产销,许多人家住上了洋房,开起了轿车。李增荣的儿子也靠着这些小小的菜盖起了洋房,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
一年前,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化鱼社区顺利完成了第五届村(社区)换届选举,新一届社区“三委”对落实化鱼社区成建制“农转城”进行了动员,在征得参会党员、村民代表的签字同意后,并进行公示。然而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在7月10号发生了变化,部分群众以讹传讹,煽动聚集群众多次围堵村委会和县乡工作组,阻塞交通,甚至打着“还我户口、还我土地”的标语到县政府上+,扰乱社会秩序和化鱼社区“三委”正常办公。
出生于1944年的李增荣,于1968年3月,当了6年铁道兵退伍回乡,1970年开始当上了大队书记,由于身体原因1978年从书记的任上退下来,可村子里的大情小事,他都会一一参与、全力付出。提起半年前的事,他还是叹了口气,紧接着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这件事,各级政府办到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已经非常满意了。”
中午时分,李增荣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子边的小广场与老人们座着聊聊天,拉拉家常,县委书记张之亮来到了他们中间,了解居民提出的“十个问题、二十件实事”的落实反映情况,老李已经记不清这是县委张书记第几次进社区来了,但他却能清楚地回忆这是从他记事以来,这是历任县委书记来得最多的一次,也是工作组来得最多的一次,无论走到任何一家居民,大家都能清楚地说得出是那一位干部到过他的家,给他办过那一件实事,少则3、5次,多次12次,一遍遍的走访,一遍遍的劝说,大家由最初的不想开门,不理干部到后来的主动来找干部反映情况,从不信任到信任,从不开门到打开门来迎干部,是一个质的转变。
老李回忆,工作组来了首选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的低保问题作为突破口。大胆创新,制定了一个切合本地实际的落实低保政策的工作流程,针对群众反映过去不透明、不公正、不公开的问题,强化申领评审标准,经县、镇、村反复多次修改完善,召开社区“三委”、党员、群众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听意见,最终形成《城镇低保评定办法》。在向村民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协助村民按程序申报,经过入户调查、小社初评、村初审、公示、举报、再核实、再公示、再筛选的程序,申请低保户由最初的245人筛减至74人,最后再经过法定听证会,71人顺利通过享有低保,没有领到低保的村民也无怨言。
看着公示栏里原居委会主任、副主任违反了党纪国法被开除党籍、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公示,老李的表情越发凝重起来了,作为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内心是复杂的,也许他早该对他们的行为严厉制止,早该向组织反映,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该多好啊!中国从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蜕变而来,直到现在,官威、官架子、官本位都还很明显,人只要是沾了“官”字,都很威风,这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好在当今的时代变了,“领导变服务,党务变业务”,当官的也换了观念,沉下身子来为老百姓办事情,这真是难得。
中国梦,强国梦。如果封建的流毒仍在,不但强国没希望,多数人还会沉溺在虚荣、名利无法自拔。
李增荣想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途径呢!十八大召开后,好像中央的每一个决定,都在围绕着强国之路来制定。
“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老李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