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铁道兵
解放战争中,战斗在中南地区的铁道兵团第二、第三支队和中南军区的铁道部队五个团以及由各地铁路职工组织的桥梁工程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铁道兵抢修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无数的光辉事迹,不知道从何处说起。1949年初,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胜利完成了辽沈战役,全歼东北地区的美式装备蒋军精华以后,当即冒着严冬的风雪,组织百万大军南下,直取京津,进军中原,问鼎两广。
四野进军的主要路线,首先是由锦州沿北宁路到天津,再到北京。而后主力与补给物资即沿着津浦北段,经徐州转郑州南运。四野进入中南地区以后,在铁道兵团前进指挥所和中南军区铁道司令部指挥下的铁道纵队两个支队,中南铁道部队五个团和十个由铁路职工组成的桥梁工作队,抢修中南地区铁路的一些事迹加以简述。
铁道兵战斗在中南地区
中南地区山岭纵横,江河交错,铁路线上大型建筑物很多,工程十分艰巨。1949年5月,以白崇禧为首的桂系蒋匪自华中向南节节败退。撤退中将粤汉、湘桂、浙赣东段大部分铁路桥梁、隧道大肆进行破坏,企图阻止我野战军追击的步伐,在两广老巢负隅顽抗。
白崇禧曾经在香港大言不惭的说,“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线,三年内共军是无法修复的,两广地区依旧太平无忧!”这一梦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面前,在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口号下,遭到了无情的回击,彻底的粉碎。
首战淮河,直逼武汉
河南境内郑州以南的铁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长台关淮河桥。修复淮河桥的任务是二支队进入中南地区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当时不仅材料困难,工具也还没有到手。在支队党委提出”打响第一炮”的号召下,旗开得胜,提前修复,得到了中南军区的表彰,鼓舞了官兵的士气,提高了前进抢修的信心。
铁道兵抢修被破坏的桥梁
另一座武胜关,是河南与湖北边境上桐柏山脉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的军队撤退的时候,把铁路隧道破坏了。抢修隧道是一项新的工作,由于当地铁路职工的热情参与,抢修工程提前完成。
长台关淮河桥修复了,列车顺利的通过了武胜关。由武胜关到武汉共有12座大中型的桥梁,全部被蒋军撤退时破坏。其中11座桥梁于七月初全部修复,唯有武汉附近的二道桥因长江倒灌,水深流急,被炸沉在河底的60多米长的桁梁偏离和新梁的嫁接,都是很麻烦的工程。一直到七月下旬还没有完工,中南军区首长非常关心二道桥的抢修。
这一年的“八一”前夕,正在架设浮运60米英式军用桥梁的紧张时刻,总部谭政主任和其他许多首长都亲自来到现场视察,给全体同志以极大的鼓舞。大家紧张工作了一昼夜,“八一”这天上午八时准时接轨通车,使得列车顺利地开进了武汉。
欢庆铁路通车
武汉是我国中南的心脏。从5月20日解放以后,武汉人民就渴望着快点儿开来火车,那一天全市人民怀着火热的心情,冒着火热的大太阳去迎接第一列火车,红旗飘扬,辉映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人们心都开了花儿,到处是老百姓的欢声笑语与歌声,真是使人难忘的一天。
铁道兵抢修淮河大桥
抢修巡司河桥,激战丁泗桥
在武汉市区有一条巡司河桥,这是粤汉铁路从北向南被破坏的很严重的一座桥梁。因为离城市很近,抢修时有很多老百姓来看热闹。人来得多,铁道兵战士们的劲头就更足了,信口喊出了许多生动有力的劳动号子:
这下打得好哟,这下打的妙啊——嗨呀嗨!
一下一公寸啊,一锤又一锤呀——嗨呀嗨!
一百六十下啊,桩子就打完啊——嗨呀嗨!
原定十分钟啊,实际才八分呀——嗨呀嗨!
……
咱们的黑板报儿啊,模范要表扬啊_——嗨呀嗨!
要是立了功啊,那就更光荣啦——嗨呀嗨!
喜报送到家啊,全家笑哈哈啊——嗨呀嗨!
这些欢快的劳动号子深深地打动了武汉解放的人民大众,有一些学校和文艺团体,就把这幅动人的抢修场面立刻编成了活报剧,来到铁道兵工地慰问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这里的丁泗桥虽然只有100多米长,但这是一个历史有名的地方。大革命北伐时,也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丁泗桥战役发生地,叶挺将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北洋军阀一个军的防守部队,大获全胜。
在丁泗桥。赤马港、咸宁一带抢修时,党组织号召向革命前辈学习,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大家一致提出,要以革命军的战斗精神来突击完成抢修任务,终于使抢修任务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的完成。
潜水员下潜江中勘察桥梁损坏情况,不幸壮烈牺牲。
抢修在洞庭湖水网地区
从武汉向南,经过的第一座最大的桥就是横跨陆水的蒲圻桥。全长300多米,地形也很不利,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二支队桥梁大队同志们的肩上。桥梁大队的全体指战员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迅速的把鄂南有名的陆水征服了。只用半个月的时间抢通了蒲圻桥。从抢通这所桥,初步摸出了抢修的各项定额,使人们心中有了底儿。
抢修部队迅速进入了湖南境内,开抵的岳阳。岳阳在洞庭湖东北角上,那里有一座岳阳楼。是1000多年前的古建筑,有名的文化古迹。大家进入岳阳,虽然都很高兴,可是摆在面前的铁路已经进入了洞庭湖的水网地区。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内陆湖。湖面波涛汹涌,风云变幻,除了是淡水外,看起来和大海简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洞庭湖水网地区南津港、新墙河、南北破塘口、黄秀街,黄沙河等桥都被敌人破坏了。还有一段儿约30公里的铁路也被破坏了。在材料、机具、运输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六座桥同时抢修,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
铁道兵部队党委及时提出了“就地搜集材料,大量利用水运,集中力量突破洞庭湖水网地区”的战斗口号。当时正是雨季,湖滨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大雨滂沱,一切艰难困苦都被战士们的钢铁意志战胜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列车已经胜利抵达汨罗江。
汨罗江,是伟大的诗人屈原殉国的地方。这里的一座桥梁被敌人彻底破坏了,我部就在正桥附近抢修一座便桥。这里的风景简直太漂亮了,南岸堤旁树木成荫,北岸一座小山蜿蜒伸向西北。山上满是青松翠柏,还有很多鲜艳的花朵正在迎风怒放。
离桥不远的地方,有一所屈原的祠堂。天气也晴朗了,战士们整天欢快的工作着,进度非常的迅速。接近完成的一天,中南军区领导机关开往长沙的专列到达了北岸。军区首长都下车来到工地视察。大家情绪更加高涨起来,突击打完了道钉,使列车及时地、安全地在欢呼声中通过。
汨罗江以南,长沙以北的几座大桥,由于长沙国民党军队的投诚起义而完全保全了。
打着火把夜间抢修铁路
渌口诱敌,进军衡阳
粤汉铁路北段正在紧张地进行抢修。铁道兵部队领导机关便进驻了株洲,指挥部队抢修浙赣铁路东段和渌口桥到衡阳一段铁路的四座桥梁。当时白崇禧的主力还集中在衡山、衡阳一带。第四野战军在组织恒宝战役前,一度把主力撤离铁路两侧。铁道线上。只留下了担任抢修任务的中南军区铁道部队三团。军区的意图是稳住敌人。最好能诱其前进,以便从两侧加以围歼。铁道部队一面抢修,一面构筑野战工事,保持高度警惕,准备阻击敌人。不久在衡宝战役中白崇禧主力遭到了致命的打击,纷纷向广西方面溃退。铁道部队领导机关与主力一部分即进军衡阳,开始抢修衡阳南北被破坏的桥梁、铁路和隧道。
铁道兵抢建耒河便桥
衡山以南、衡阳以北有洣河、耒河两座大桥都在400米以上,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铁道兵周密地组织了一次突击抢修,创造了七天修通耒河便桥的记录。列车出人意外地开进了衡阳。
一位从筹办粤汉铁路就在那里工作的年逾古稀的老工程师,对部队说:“你们的火车,好像不是从铁路上开过来的,而是从天上飞来的,真是梦想不到啊!”
横跨五岭,进军广州
离开衡阳以后,部队兵分两路,向南向西抢修铁路。南面一路迅速的来到了五岭北侧的郴州。五岭绵亘在湖南和广东交界,是淞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地势高达1500多米,中间有七座高桥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当地人传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就是疟疾)。”
部队在南征途中又一次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就在这个时候,政务院周恩来总理、铁道部长兼铁道兵团司令员滕代远将军联名发电报,督促,争取1949年底将铁路通车广州车站。部队沸腾了,筑路部队指战员坚决响应上级的号召,在我们共产党人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部队纷纷开进五岭,顽强地战胜了天候地形和各种技术上的困难。特别是在抢修小溪河和洋河两座40米以上的高桥时发生了不少意外的困难。
部队抢修,全面展开了突击竞赛,战士们和铁路职工中涌现出了许多登高英雄及各式各样的英雄模范人物。火车通到了坪石,有名的金鸡岭耸立在铁路的一侧,那里有一块凸起的石山。上面有平地约十余公顷,据说是民族英雄、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的练兵场。不管怎么疲乏,许多人都攀登上去要凭吊一番。
五岭南侧有五大拱桥,胜利的修复了。通过曲江就可以到达粤北重镇韶关。曲江有一孔60多米的桁梁被破坏了,因材料缺乏,修复有一定困难。后经苏联专家研究设计,利用废钢梁顺利的修复好了,列车也就很快抵达韶关。
十一月广州解放。我们部队随即开始从广州向北抢修浥江及其以北的几座桥梁。北面列车开进韶关后,以南线路已经抢通,人民的火车在北国万里冰封中来到岭南,却是一片青葱的季节里,一直开入了祖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广州。至此,粤汉铁路全线通车。
广东省主席叶剑英主持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典礼
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广东省叶剑英主席亲自主持了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典礼。广州全市张灯结彩,热烈祝贺,一片欢呼声合着轰轰隆隆的火车声响震动了全市,震动了全中国。
飞渡湘江,边打边通柳州
铁道兵团三支队执行从衡阳西进抢修的任务,被阻在衡阳门口的湘江大桥。这座大桥早被日本侵略军破坏了,光复四年以来,国民党一直喊着修复,却一天也没有修好。人们过江还是用渡船摆渡。我军来到这里以后。如果不把桥修好,就没有办法完成军运任务。湘江桥一定要修复,一定要坚决把它修复好!
三支队桥梁大队配合一部分地方铁路职工在湘江上奋战起来。谁能想到啊。国民党四年没有修复的湘江大桥,被我们在一个月就修复好了。所以说是大军飞渡湘江,实在是当之无愧。
铁道兵列车上的铁工班
过了湘江,就进入了冷水滩、零陵、全州地带,又在这里需要修复紫溪、大榕江等大小二十多座桥梁。当地人过去传说,“人到冷水滩,十个九不还!”此时当地又正在流行疟疾。流行病很厉害,沿线抢修最大的困难,一个是木材,部队不得不组织战士们自行到山上砍伐。第二是还有土匪的骚扰。
白崇禧撤退时有计划地留下了一批骨干,配合当地的民团,也就是地主武装在铁路沿线,企图阻止我军抢修。我军专门派出两个团掩护抢修,深入铁路两侧,一面修路,一面剿匪。
抢修工程迅速地进展着,自衡阳西进只两个月便进入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火车来得这样快,大大地鼓舞了广西人民的士气民心,对广西的开辟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军民一家亲,老大娘慰问筑路大军
火车通到桂林以后,铁道兵团三支队马不停蹄奉调北上抢修。也就是集中中南军区、铁道部队五个团在“抢通柳州过新年“”的口号下,继续西进抢修。那里的土匪余孽更加猖獗了。几乎我们部队每个月,每一天都有剿匪的战斗。铁道兵部队就这样一面剿匪,一面修路。火车终于在新年前边打边通,开到了柳州。至此,湘桂全线就修通了,沿线的土匪,不久也就被我军彻底剿清了。
东进凭祥,会师樟树
铁路修到株洲以后,铁道兵一鼓作气又组织抢修浙赣线,被破坏的渌江、湘东等六座大中桥全部修好。到了11月初了,铁路通到了萍乡。
全力抢修浙赣铁路
萍乡是著名的煤矿区,过去所谓“汉冶萍”,就指的是把萍乡的煤,大冶的铁与汉口的机械制造业联系在一起的总称。萍乡矿区又是我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刘少奇同志在那里曾经领导过工会活动。铁道兵部队还专门儿去拜访过许多当地的老工人,他们能够详细地讲出当时的情况,都对刘少奇同志表示非常的怀念。
铁路修到萍乡以后,又继续东进,不久中南铁道部队就在樟树桥头和华东的铁道团会师了。至此,浙赣铁路也全线通车了。
(参考资料:铁道兵副司令员、开国少将郭维城解放战争革命回忆录《南方铁路干线抢建记事》,历史老照片取自《铁道兵画册》,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