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收月饼盒的启示
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此时不由想起去年的一篇报道:据《参考消息报》报道,香港每年大约有300万个铁质月饼盒被运往堆填区弃置,总重量达750吨,仅堆填费每年就要花掉60万港元。为此,去年中秋节期间,香港实施了一种以回收月饼盒为形式的“月光宝盒计划”,以多种奖惩措施,大力倡导市民将用过的月饼盒集中回收,旨在促使广大市民通过这件事,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政府还修改制度,提高乱抛垃圾的罚款额,重典整治“垃圾虫”,使港人爱护自己家园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加。此外,香港还积极推行以减少废弃物为主题的“产品责任制”计划,即产品的生产者、零售商及消费者均由责任处理用完的产品。香港的此项计划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联想到我国内地,近几年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公民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环保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称:仅去年国庆节期间,游人在天安门广场一天扔下的垃圾就达10吨多,(又说是20吨),而平时天安门广场的垃圾也有2吨多,首都天安门广场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其它地方该是怎样的情况。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公民不注意环保的不良习惯产生,一是教育不到位,尤其是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家庭的环保教育比较缺乏,有资料称:在环保治理非常好的北欧国家瑞典,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起,大人们就教育他们不能乱丢垃圾。用过的废纸要随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看到垃圾箱再丢;要是没有垃圾箱,所有自己带来的东西用完后都必须自己带走,也许要一直拿回家才能处理掉,这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和传统,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如果要是自己扔下了垃圾会有一种犯罪感;因此,在瑞典百姓的眼里,什么都可以回收,没有废弃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二是缺乏全面、严厉的惩治措施,不少地方环保治理死灰复燃,甚至污染比原来更严重,恐怕惩处力度不够严厉既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年的中秋节墍国庆黄金周即将来临,我们也不妨举行一些与公民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类似香港的“月光宝盒计划”,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促使广大公民受到教育,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讲卫生、爱护公物的环保习惯;同时,国家还需不断完善、制定严格的惩治措施,以严格的法律为保障,加大惩处、治理力度;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的环保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杨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