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主席已经意识到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把整个国家的战略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但是此时邓小平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现象,中国军队人数有600多万,人数太多了。
当时中国的军队数量是世界之最,中央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军事开销,而且现代社会,开战的可能性很小,中国并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军队,于是开始对军队“消肿”。
何为“消肿”?
简单来说就是裁军,裁掉国家暂时不需要的兵种,而铁道兵则是最先裁掉的兵种之一。
那么,为什么铁道兵会成为最先被裁掉的兵种?当时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员和政委都是开国上将,他们之后又去了哪里呢?对裁军一事,他们又作何反应?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铁道兵被裁的来龙去脉。
铁道兵战时重要作用
铁道兵原来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中的护路军,主要任务就是保证东北地区的铁路安全。
1948年7月,中国解放军为了迎接下一场“恶战”,准备将护路军扩大,具体就是将解放军二线部队的铁路技术工人和干部补充进护路军,成立一个新的兵种——中国解放军铁道纵队。
一旦辽沈战役开始,那么铁路铁道纵队主要就负责解放军沿路运输安全,保障后勤物资可以按时到达前线。
后来的事实证明,解放军总部这个决策是无比英明的。
铁道纵队成立后,修通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铁路线,使得中国各大城市运输线相互通畅。不仅如此,铁道纵队还修复了将近一千座桥梁和大量的铁路周边设施,为辽沈战役,还有后续几大战役的成功做了铺垫。
可以说,解放军部队之所以这么快地向前推进,铁道纵队功不可没。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地恢复国民经济,铁道纵队主要负责铁路和桥梁的复旧工程。
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铁道纵队就干回了老本行,继续为战争的胜利做贡献。
大家都知道,在朝鲜战争中,财大气粗的联合国军经常对我军进行空袭,除了袭击我军的部队外,还有铁路,想要阻止我军的后勤补给和后续行军。
为了破坏联合国军的阴谋,铁道纵队就要做到随炸碎修,也就是说美军白天炸,铁道纵队晚上就要抢修,保持铁路正常运行。
这样高强度的生活持续了半个月,连美军司令都惊叹:“我们不可能将朝鲜地区的铁路给毁坏,中国人的修复速度太快了”。
铁道纵队曾经用两个月的时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北朝鲜的整个铁路布局。
大家都知道修复铁路相对容易,但是改变铁路布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我们的铁路纵队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铁道兵快速发展
朝鲜战争过后,党中央意识到了铁路兵的重要性,于是计划将铁道兵作为一个新的兵种。
1954年,经过上级批准,成立了铁道兵领导机制。
铁道兵是战时不可或缺的一个兵种,中央军委非常的重视,不仅大量招收铁路、桥梁技术工,还成立了速成学习班,专门培养铁道技术人员。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铁道兵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间,参加了黎湛、成昆、青藏、连霍等52项铁路修复工程,国防、林业等专用铁道修建了一万多千米,可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大多数铁路都是那时候铁道兵建设的。
不仅如此,铁道兵除了修建、修复铁路外,还有抗洪救险、森林火灾的开道工作,可是说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铁道兵。
这些铁道兵为新中国的发展发光发热,而相应的铁道部队也在不停地扩编,最终达到了40多万人的规模。

顺应时势、撤掉铁道兵
时间很快到了八十年代,世界格局发生转变,几个国家相互制衡,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中国也就需要转变战略重心,发展经济。
邓小平想要大规模裁军,但是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因为当时大家担心一旦发生战争,中国没有足够的军队应付,所以邓小平只能提议先裁一部分兵,顶住各方的压力,裁了200万的军队。
而铁道兵就在这被裁掉的200万军队中,那么为什么会最先裁掉铁道兵?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铁道兵在后期主要担任的是民用工程的建设,比如修建连霍铁路、青藏铁路等,包括后面的抗洪救险都是民用的工程。
这些工程不一定要军队来建设,当这些铁道兵不是士兵的时候,他们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作为施工人员来建设铁路。
因此完全没必要保留这样一个兵种,因为此时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不大,而他们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可以更好地建设家乡,投身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所以经过军委会决定,撤掉铁道兵。

当听到撤销铁道兵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很吃惊,但是又无可奈何。
其实铁道兵部队的一些领导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早在1975年,国家就有想法将铁道兵划入到铁道部。
当时消息传来后,大家都不愿意脱下军装,国家当时裁军的决心还没有那么坚定,所以就暂时搁浅了下来。
可是没有想到,国家每一年的军费渐长,要承担百万大军的开销确实有点困难,所以裁军计划提上日程。而最先考虑的就是先前提到的铁道兵。
1982年初,当铁道兵司令陈再道得知中央马上要撤销铁道兵的消息后,马上找到了上级确认事情的真伪。
陈再道问参谋长:“中央这次真的决定要裁掉铁道兵吗?
参谋长知道陈再道心里不好受,便告诉陈再道:“这也是没办法,目前中国军队的士兵太多了,每年的军费支出就是一大笔费用,国家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陈再道也知道国家目前的情况,知道自己无力改变什么,便沉默地离去了。
陈再道心里难受,但他相信国家的政策,即使自己是司令员,也会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命令。

陈再道
1982年2月,陈再道来到了铁道兵部队。他看见每个同志充满希冀的眼神,怎么也无法开口告诉他们,中央要撤销铁道兵这个残酷的消息。
犹豫片刻,陈再道还是开口了,告诉周围的同志们:“国家已经下发了命令,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
当其他同志听到国家要撤销铁道兵的时候,犹如五雷轰顶,国家最终还是下决心了。
这些同志们都知道国家现在困难,正准备裁军,自己也理解并服从国家的任何决策,但是能不能向上面反映一下,保留一部分铁道兵,不要全部撤销掉,毕竟铁道兵就是自己的家。
陈再道听着同志们的要求,不忍打破他们的希望,于是说:“我会和政委商量一下,尽量让领导再考虑一下,保留铁道兵。”

吕正操
当时铁道兵的政委是吕正操,是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之一。
陈再道和吕正操商量过后,决定去找副参谋长张震,想要寻求一点希望。
张震答应陈再道和吕正操,会帮忙说情尽可能地保留一部分铁道兵。
就在陈再道满怀希望的时候,军委秘书长传来最后的通知:“邓主席已经决定了,撤销铁道兵的命令不可更改”。
陈再道和吕正操已经明白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一事已成定局。

离别
陈再道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大家说明情况,并开始主持铁道兵集体转业事宜。
陈再道告诉大家:“虽然铁道兵不在了,但是铁道兵们建造的铁路依然在,铁道兵的精神依然在,铁炉兵的功绩依然在!”
随后,吕正操告诉众人:“无论何时,我们都是铁道兵,只要国家需要,我们随时待命!”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指挥部正式改名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所有有关铁道兵的部门全部脱下了军装,也降下了长达三十五年的军旗。
当铁道兵军旗落下的那一刻,众人不约而同都留下了眼泪。
军旗的降落意味着铁道兵这个存在三十五年的兵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铁道兵撤销了,他们的司令和政委又将去往何方呢?
开国上将来当铁道兵的司令员,看起来是大材小用,但这正是组织对陈再道和吕正操工作能力的肯定。

铁道兵最后的司令陈再道
陈再道早年参加革命,打仗有勇有谋,在多次战役中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陈再道由于战功被授予上将军衔。
1972,组织告知陈再道,要他去铁道兵担任司令员。
起初陈再道心里也是懵了一下,自己与铁道兵没有交集,怎会突然让自己当铁道兵司令员?
对于陈再道的疑问,相关人员并没有回答,只是告诉陈再道:“我相信你会做好的。”
陈再道一直坚决服从党中央决定,于是他奉命来到了铁道兵当司令员,并根据铁道兵的实际情况做出各项措施。 陈再道借鉴之前部队的发展经验,狠抓铁道兵的各项发展,使得铁道兵在施工、生产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
在陈再道当铁道兵司令员期间,铁道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983年铁道兵正撤销之时,陈再道再次服从党中央的命令,主持数十万铁道兵的转业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交接。
铁道兵撤销后,陈再道向组织申请身体不好,希望退居二线工作。组织根据陈再道的情况,将陈再道调到了政协工作。自此,陈再道安稳地过完了一生,于1993年病逝。
吕正操的传奇经历
吕正操和陈再道相比,经历则要传奇许多,他对于铁道兵也有更深的研究。
吕正操曾经用就九个字来表达他的一生:“打日本、修铁路、打网球”。
吕正操说,他这一生就干了这三件事,但是每一项都会干到最好。
“打日本”:他成为了抗日名将,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修铁路”:铁道兵的功绩我们上文说了,可以说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领导者之一就是吕正操。

铁道兵刚成立的时候,吕正操就是东北铁路局局长,专职于修铁路,对于铁路的修复工作和铁路兵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三大战役开始之前,吕正操就命令手下的部队开始修铁路,单吕正操手下的部队在东北就修了五千多公里的铁路,在当时的野战军中可是出了名的。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任命吕正操在铁道部主持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吕正操摇身一变成为了运输大队长,铁路兵当时就是吕正操带领的,他们共同努力建造了一条打不烂的坚实铁路。

1958年,吕正操担任了铁道兵的第一任政委, 直到1983年铁道兵被撤销,吕正操也随之离开了铁道兵。
吕正操从1946年开始与铁路有交集,到1983年担任铁道兵的最后政委,期间一共三十余载,都与铁路有关。
也怪不得吕正操将修铁路当成人生的三大事之一,可不就是小半生都在修铁路。
1983年铁道兵被撤销后,吕正操也和他的搭档陈再道一样去了政协,当了政协委员副主席。

“打网球”则是吕正操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吕正操年轻的时候就爱打网球,无论何时,网球拍随身带着。吕正操去了政协后,就开始了专职打网球,一直打到九十多岁,在医生和家人的劝说下才停止。
2009年,吕正操在北京逝世,终年10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