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诗人”李肇星的老年生活
2017-07-12 23:44:42 浏览:29905次 【

  李肇星从小便喜爱文学,大学期间,他的诗文甚至上了《人民日报》。从事外交工作以来,尽管公务繁忙,李肇星并没有荒废写作,他把作为外交官的独特经历和感受,通过诗的语言诉诸笔端,捧出了200余首饱含深情的精美诗篇,展现了中国外交官面对世界的博大胸怀以及无所不在的爱心,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李肇星的风采和丰富的想像力。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层示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他的诗,好就好在一个“情”字了得!写儿时印象的诗,如《梦见爷爷》、《姥姥的樱桃》、《心中的北大》、《夜梦瓦屋河边草》等等,当过石匠、木匠和乡村医生的爷爷,姥姥家鲜美甜嫩的樱桃,家乡的小河边,儿时一同嬉闹的小伙伴,都鲜活灵动。

  “万千佳丽中,惟有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彩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间,惟你天开地阔。平等中寻觅挚友,以诚实营造自我……你是中国!”这首名为《青春中国》的诗,是李肇星在国外思念祖国时写下的,也是李肇星外交生涯中广觅知己、以诚信待人的真实写照。他的不少诗作,洋溢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有些也抒发着对各国人民的友善和追求美好事物的特别情感。

  “一样的太阳,一样的月亮;两位名人,一样的故乡。用音符装点春天的,永生在美丽的交响;用炸弹毁坏春天的,有谁知埋葬在什么地方?”节奏铿锵,朗朗上口。这是他的诗作《在莫扎特和希特勒的故乡》。全诗尽管只有八句,却通过强烈的对比,赞颂了用音符装点春天的音乐家,诅咒了用炸弹毁坏春天的战争恶魔。言简意赅,善恶立见,爱憎分明,发人深思,其感人的力量无异于一篇洋洋洒洒的和平宣言!

  国际上的外交战线,云谲波诡,变化难测。时而晴空朗朗,时而乌云弥漫;时而水波不兴,时而狂风恶浪。每逢关键时刻,李肇星都挺身而出,从未畏怯退缩过。“胜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像士兵匍匐在阵前,卫护母亲的尊严。”这是李肇星对外交官们的写照。

  李肇星的诗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冗长的诗句,大多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经得起人们长久的咀嚼,反复的寻味。究其原因,这或许与在这个政治风云急剧变幻,外交事件层出不穷的年代里,他很难有多少闲暇进行写作有关。他曾“声明”自己从不在工作时间写诗。实际上,他的许多诗都是写在东奔西走的旅途上,他笑称不少是在飞机上写的。他“解释”说:“在飞机上时间那么多,又有吃的,又有喝的,多么好的条件呀!”

  相对于前副外长周南喜欢用古诗词向记者表态和暗示谈判风向的风格,李肇星则更喜欢自己写诗抒发情怀。也许,这也是他几十年外交生涯所形成的清醒、达观,牢牢把握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李肇星属于那种朴实的诗人,他的文采就像他的人品一样,总是饱含着凝重,克制着飞扬。在作为中国驻美特命全权大使向克林顿总统递交国书的当晚,李肇星在《重托之下》一诗中写道:“爱而知渺小,做而知不足。”寥寥几句诗文,写出了李肇星为人的态度。

  平时,经常有人给李肇星寄诗刊、诗集,他也常会翻阅。1999年,李肇星将手头积累的作品整理一遍,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青春中国》。2003年3月,也就是在李肇星当选为外交部部长之际,新诗集《李肇星诗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外,他还不时写些散文、随笔、故事之类的文章。1984年,在非洲国家莱索托工作时,李肇星为中国的少年读者写了一本散文集《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1990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李肇星还与大学同学、“莎翁”研究专家郑土生等人一起主编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并亲自改写了其中的一章——《麦克佩斯故事》。主持该项目的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负责人见到李肇星的作品后,大为赞扬,并说,“哎呀,肇星这个人啊,搞外交可惜了,要是到我们这里,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

全部评论(0)
  • 因蒋介石还在世,当时的蒋经国未予理会邓小平的话,他亲口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被选举为“总统”。这时,第三次复出的邓..

    浏览:29760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女儿耶,跟着我”,不知为什么,总会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我想现在的中老年人,一听到这句歌词,也都会从心灵深处唤起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也会从沉淀的旧事中,唤起对风靡一时的《毛主席派人来》、《祖国一片新..

    浏览:3379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英国有一句谚语:“人生六十才开始。”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到60岁以后,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

    浏览:2964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百岁老人本来就已经十分令人关注,百岁老人征婚就更是千古奇事。当年,他因此名扬上海滩,并因此“花好月圆”,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当年56岁的林青,被他的风采和勇气打动,在记者问她“你看上了章克标什么”时,她..

    浏览:2978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杜品华1886年4月22日出生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一个农村家庭。由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失去了双亲,杜品华就靠吃野菜、野果过活,生活非常艰苦。七岁的时候,当地的寺庙收养了她,她整天除了干活就是念佛经。从此..

    浏览:3059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表面上老王与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其实老王是一个支架人,而且是做了两次支架介入术的人。七年前,因为突然发生心梗,他被送入医院,经过造影检查,病因找到了,血管堵塞,医生在他的心脏血管内做了一次心脏支架介入..

    浏览:2956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文子·九守》篇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守神达和思想,强调以守和守神为内心持守之道。养神守神可达“神清意平,百节皆宁”,而“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则为“神无所挠,形无所劳,故为治养之本也”。单纯的“肥肌肤,充肠..

    浏览:2988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我现在的身体还好,头不昏,眼不花。去年检查身体时,医生说我内部器官都还好,尚未发生器质性的病变。我行动自如,生活完全自理,还能做点轻微的家务事。只是眼力和听力有点下降,有一点关节炎,从未得过什么大病,..

    浏览:2969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P>“特色”之一:人未老发先白小时候过年,我总爱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看花灯,那时手里拽着的头发,记忆中仿佛已是灰白色的——爸爸当时只有30来岁呀!几十年来在生活战场上的摸爬滚打,带给爸爸的除了坚韧的性格和硬..

    浏览:2895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李肇星从小便喜爱文学,大学期间,他的诗文甚至上了《人民日报》。从事外交工作以来,尽管公务繁忙,李肇星并没有荒废写作,他把作为外交官的独特经历和感受,通过诗的语言诉诸笔端,捧出了200余首饱含深情的精美诗..

    浏览:2990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花开富贵配料西兰花500g,蒜末5g。调料盐,鸡粉,香油,山茶油。做法西兰花去根,切成小块入锅焯水,捞起入凉开水过冷,捞起备用。将焯好水的西兰花入蒜末、调味料一起拌匀上盘即可。功效 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有..

    浏览:2835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北方的人们觉得耳朵和手冻得厉害,不戴帽子、手套还真是不行;南方的不少人也惊奇地发现,春节后居然新长了冻疮。被寒风冻得哆哆嗦嗦的人们直抱怨:今年是怎么了?天气偏冷,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多人喜欢待在温度偏高..

    浏览:2840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当记者走进韩德培位于武汉珞珈山下的家,第一眼印象便是惊奇于年近百岁的老人竟是如此健朗:书写、阅读全靠自己,与人交谈时言语清晰,不断配合以手势:接下来便惊叹于老人整洁简朴居室里沿墙而立的满架书籍——书架..

    浏览:28310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贺敬之”这个名字,是与歌曲歌词《翻身道情》、《南泥湾》,歌剧剧《白毛女》,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名作紧密相联的一个符号。而熟知中国当代文学的..

    浏览:2853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在评选中,生于1904年1月6日的张春兰老人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小时候,张春兰面临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重男轻女时代,加上她的家境贫寒,根本念不起书,是一位地道的“睁眼盲人”。这还不算,脚底下还要接受缠足之..

    浏览:2836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老人告诉我,她姓杨,出生于1901年,老家在四川宜宾农村。老人姐弟八个,她是老大,八岁时,只陪六岁的小弟上过一年多学堂。九岁时,她开始跟母亲学针线活,12岁父亲去世后,全家人的鞋子就全包在她身上了。老人一共..

    浏览:2796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百岁老人精神矍铄位于桂江边上的珠子洲村距县城约六公里,走近村庄,只见大片柿果林将村子遮住了,隐隐约约听见鸡鸣,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一座村庄。在一个小山坡前有几户人家,每家的院落都是水泥楼和砖瓦房相间,折..

    浏览:2801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一位名叫朱碎香的103岁老人和她的70岁的儿子对出书着了迷。她的儿子陈继达已经出了六本文学作品,她自己也出了一本诗集。朱碎香1904年初夏出生于永嘉一个叫罗川的小山村里,贫困的家庭状况使朱碎香从没上过学,朱碎..

    浏览:2803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依然在走街串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的老主顾们做着一件事——剃头。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现在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

    浏览:2844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这是一位长寿健康老人写的养生体验诗。决明有两种,一为草决明,是一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又名决明子、假绿豆。一为石决明,是海产软体动物鲍鱼的贝壳,又称鲍鱼壳。性味均属微寒,均有清肝火、散风热、祛目翳、益肾、..

    浏览:2808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