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支架人”顽强的生活
2017-07-12 23:44:49 浏览:29567次 【

  表面上老王与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其实老王是一个支架人,而且是做了两次支架介入术的人。七年前,因为突然发生心梗,他被送入医院,经过造影检查,病因找到了,血管堵塞,医生在他的心脏血管内做了一次心脏支架介入术,老王变得与平常人一样,不同的是,不抽烟了,养成了锻炼的习惯。第一次手术后,医生发现老王的血管还有问题,于是又做了一次。

  全球每年增加170万支架人

  老王是一个典型的带支架生存的人,像老王这样的人,全世界每年会增加170万人,而这仅仅是心脏血管支架一个领域的人数。

  支架是采用高性能医用金属材料加工制成的,一种可以长期或暂时留置于体内的假体,而将这种假体通过介入手段置入阻塞的管腔内,解除患者的管腔阻塞症状

  除了心脏支架,人体食道、胆道、前列腺道等,只要是人体中有腔管的,理论上都可以放入支架,临时的或永久的。但支架介入术不是治本的,只是治标,比如下水道堵了,把堵塞的东西弄走,就可以通了,但不能保证垃圾不会再次出现,治本的办法,是杜绝垃圾进入下水道,要想不放支架,最好是血管本身不生病。因此,要想带支架长期生存,平时的生活方式肯定要有所变化,要想一个支架撑起生活的全部是不可能的,支架顶多就是一个管道工,要想全身畅通,全身的环境都得进行综合治理。有记录的心脏血管支架术是1979年做的,首个支架人,已经活了20多年了。

  特殊材料打造

  支架不受干扰不会折断

  优点一:不受电磁干扰

  因为身体内可放入的支架太多,而心脏血管支架是目前做得最多的一种,本文就以总体来说,只要是成功的手术,支架人是可以与平常人一样生活的,由于支架的体积非常小,受外界的电磁影响是非常少。其次,支架不带有电子元件,电子辐射不会对支架产生影响而导致失效,而医用的支架,也不会生锈。

  优点二:不变形不脱落

  支架是高强度记忆金属材料,不是像水管似的坚硬的管状物,而是如软管一样的,而且长度不会太长,不会因为体位的变化而折断,当然首先要保证支架合格。第二,支架植入体内,必须要与血管内膜完全融合在一起,内膜细胞会慢慢完全包住支架,这样支架是不会滑落的,因为内膜细胞会生长,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导致再狭窄问题,这倒是支架人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出现脱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医生的手术不成功,支架没有放到位,没有贴壁,内膜细胞无法着床生长。或者是支架没有完全扩张开,这主要是医生的技术问题,因此,做这类手术一定要选择成熟的医院。

  有些支架人总是感觉身体内有异物,这大多数是心理问题,需要医生或者家属多做一些安抚工作。

  身体还会有哪些支架

  胆道支架:通过介入方法植入胆道支架扩张胆道狭窄,对于良性或恶性胆道狭窄起到了传统手术的效果。

  食道支架:作用于食道内壁上,狭窄部位立即恢复通畅。内支架能随正常食道蠕动而起伏波动,使食道既保持通畅又无不舒适感。

  呼吸道支架:肿瘤侵犯到气管,导致整个气管只剩下不多的缝隙,一口痰就可能造成窒息。在支气管内放入带膜记忆合金支架,强行“挤出”呼吸道。

  不同时期有不同风险

  短期防并发症长期多做随访

  支架对于身体来说,毕竟是个异物,而且手术必然会引起身体的一些反应,因此支架人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术后六个月内要防并发症

  再狭窄到目前为止未能完全杜绝,这就是一个组织修复的问题,好比是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受伤后都有一个组织修复的过程。支架放入后有一个内皮的修复过程会把支架包住,这也是大家希望的一个过程,但已经修复好的部位继续生长,这样在支架里面又会出现堵塞。应该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这种再狭窄的情况,但是确实是存在的,普通支架手术后的复发率大约在30%左右,药物涂层支架又进一步使再狭窄率下降,大概可以降到5%以下,但是支架人要意识,再狭窄的发生一般是在六个月左右,这六个月支架人要与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支架在早期最主要的风险是并发症,因此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二、长期要注意的问题

  1、抗血小板的药物不能停

  支架介入术后的早期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支架形成血栓,因此术后要用一些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药物。抗血小板的药物,应是长期服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抗凝。血小板是比较喜欢聚会的,血管内一旦出现“垃圾”,它们立即会蜂拥而至,导致的后果就是心梗。

  2、危险因素也得长期控制

  支架植入虽能改善心脏功能,然而,这种手术只是将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拓宽恢复了心肌正常供血,解除了心绞痛,防止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未能解决引起血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因此,支架术后仍需调脂。然而,不少冠心病人却以为植入支架后冠心病就治好了,没有必要再降脂治疗,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其他部位的冠状动脉还会出现新的病变,而且支架本身内部也很可能复发。

  心脏支架术后还需控制饮食。同时,为了减少再狭窄,可用药物治疗减少、预防和治疗术后出现的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血栓形成和内膜纤维细胞增生。

  3、支架人的随访是个最大的问题

  支架不能治本,做完支架的病人要注意术后一定要定期接受检查,冠脉造影检查是最好的办法,但造影会造成创伤,而且价钱也高,不少人不愿意做,那么建议做心电图、抽血化验,从侧面来了解身体的情况,总比不做要好。

  警惕两个信号

  “支架人”睡觉要抬高枕头

  除了与医生保持联系之外,支架人要特别警惕两个危险的信号。一旦出现,要及时去医院复查。

全部评论(0)
  • 因蒋介石还在世,当时的蒋经国未予理会邓小平的话,他亲口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被选举为“总统”。这时,第三次复出的邓..

    浏览:29760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女儿耶,跟着我”,不知为什么,总会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我想现在的中老年人,一听到这句歌词,也都会从心灵深处唤起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也会从沉淀的旧事中,唤起对风靡一时的《毛主席派人来》、《祖国一片新..

    浏览:3379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英国有一句谚语:“人生六十才开始。”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到60岁以后,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

    浏览:2964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百岁老人本来就已经十分令人关注,百岁老人征婚就更是千古奇事。当年,他因此名扬上海滩,并因此“花好月圆”,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当年56岁的林青,被他的风采和勇气打动,在记者问她“你看上了章克标什么”时,她..

    浏览:2978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杜品华1886年4月22日出生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一个农村家庭。由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失去了双亲,杜品华就靠吃野菜、野果过活,生活非常艰苦。七岁的时候,当地的寺庙收养了她,她整天除了干活就是念佛经。从此..

    浏览:3059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表面上老王与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但其实老王是一个支架人,而且是做了两次支架介入术的人。七年前,因为突然发生心梗,他被送入医院,经过造影检查,病因找到了,血管堵塞,医生在他的心脏血管内做了一次心脏支架介入..

    浏览:29568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文子·九守》篇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守神达和思想,强调以守和守神为内心持守之道。养神守神可达“神清意平,百节皆宁”,而“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则为“神无所挠,形无所劳,故为治养之本也”。单纯的“肥肌肤,充肠..

    浏览:2988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我现在的身体还好,头不昏,眼不花。去年检查身体时,医生说我内部器官都还好,尚未发生器质性的病变。我行动自如,生活完全自理,还能做点轻微的家务事。只是眼力和听力有点下降,有一点关节炎,从未得过什么大病,..

    浏览:2969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P>“特色”之一:人未老发先白小时候过年,我总爱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看花灯,那时手里拽着的头发,记忆中仿佛已是灰白色的——爸爸当时只有30来岁呀!几十年来在生活战场上的摸爬滚打,带给爸爸的除了坚韧的性格和硬..

    浏览:2895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李肇星从小便喜爱文学,大学期间,他的诗文甚至上了《人民日报》。从事外交工作以来,尽管公务繁忙,李肇星并没有荒废写作,他把作为外交官的独特经历和感受,通过诗的语言诉诸笔端,捧出了200余首饱含深情的精美诗..

    浏览:29906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花开富贵配料西兰花500g,蒜末5g。调料盐,鸡粉,香油,山茶油。做法西兰花去根,切成小块入锅焯水,捞起入凉开水过冷,捞起备用。将焯好水的西兰花入蒜末、调味料一起拌匀上盘即可。功效 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有..

    浏览:2835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北方的人们觉得耳朵和手冻得厉害,不戴帽子、手套还真是不行;南方的不少人也惊奇地发现,春节后居然新长了冻疮。被寒风冻得哆哆嗦嗦的人们直抱怨:今年是怎么了?天气偏冷,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多人喜欢待在温度偏高..

    浏览:28402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当记者走进韩德培位于武汉珞珈山下的家,第一眼印象便是惊奇于年近百岁的老人竟是如此健朗:书写、阅读全靠自己,与人交谈时言语清晰,不断配合以手势:接下来便惊叹于老人整洁简朴居室里沿墙而立的满架书籍——书架..

    浏览:28310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贺敬之”这个名字,是与歌曲歌词《翻身道情》、《南泥湾》,歌剧剧《白毛女》,诗《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颂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名作紧密相联的一个符号。而熟知中国当代文学的..

    浏览:2853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在评选中,生于1904年1月6日的张春兰老人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小时候,张春兰面临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重男轻女时代,加上她的家境贫寒,根本念不起书,是一位地道的“睁眼盲人”。这还不算,脚底下还要接受缠足之..

    浏览:2836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老人告诉我,她姓杨,出生于1901年,老家在四川宜宾农村。老人姐弟八个,她是老大,八岁时,只陪六岁的小弟上过一年多学堂。九岁时,她开始跟母亲学针线活,12岁父亲去世后,全家人的鞋子就全包在她身上了。老人一共..

    浏览:2796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百岁老人精神矍铄位于桂江边上的珠子洲村距县城约六公里,走近村庄,只见大片柿果林将村子遮住了,隐隐约约听见鸡鸣,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一座村庄。在一个小山坡前有几户人家,每家的院落都是水泥楼和砖瓦房相间,折..

    浏览:2801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一位名叫朱碎香的103岁老人和她的70岁的儿子对出书着了迷。她的儿子陈继达已经出了六本文学作品,她自己也出了一本诗集。朱碎香1904年初夏出生于永嘉一个叫罗川的小山村里,贫困的家庭状况使朱碎香从没上过学,朱碎..

    浏览:28037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依然在走街串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的老主顾们做着一件事——剃头。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现在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

    浏览:28443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 这是一位长寿健康老人写的养生体验诗。决明有两种,一为草决明,是一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又名决明子、假绿豆。一为石决明,是海产软体动物鲍鱼的贝壳,又称鲍鱼壳。性味均属微寒,均有清肝火、散风热、祛目翳、益肾、..

    浏览:28084次 评论:0
    2017-07-12 23:44
作者专栏
  • 老鼠爱上猫

    注册时间:2022-07-10 20:57

  • xJThfvckALUEg

    注册时间:2022-04-21 13:55

  • YCGlqyMfuexzkm

    注册时间:2022-04-15 08:54

  • ECABdTRLyJHn

    注册时间:2022-04-12 09:25

  • kVJeORUZpWdD

    注册时间:2022-04-05 02:0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20123号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联系电话:18075603283 邮箱:327789046@qq.com

©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家园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531号